蔡若蓮指大學「本地生」定義須居港一定時間 政府將盡快公佈詳情

有評論認為持人才計劃簽證的受養人,即使原本並非在港居住,也被列為「本地生」,可獲資助入讀本地大學,做法並不公平,而政府正檢討大學「本地生」定義。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,正考慮要求申請人需要在港居住至少一段時間,顯示有意留港發展,才符合「本地生」資格,有定案後會盡快公布。

政府正檢討大學「本地生」定義,考慮要求申請人需要在港居住至少一段時間,顯示有意留港發展,才符合「本地生」資格。
政府正檢討大學「本地生」定義,考慮要求申請人需要在港居住至少一段時間,顯示有意留港發展,才符合「本地生」資格。
蔡若蓮表示,在地緣政治環境下,美國限制留學生簽證,當局留意到前往美國留學的本港學生數目有減少。
蔡若蓮表示,在地緣政治環境下,美國限制留學生簽證,當局留意到前往美國留學的本港學生數目有減少。

蔡若蓮出席一個電台節目表示,當局需要檢討相關做法,現正與不同部門商討,探討對人才計劃吸引力及簽證安排的影響,強調日後新措施不會影響原有大約15000個本地生學額。

她又指,政府放寬本地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生限額,過去一年非本地學生數字大幅上升,反映留學香港需求大,建議各院校循序漸進,同時考慮教學質素和學生在港體驗,不希望在配套未完善情況下大幅提升學額,當局未來數年亦會持續增加宿位,應付非本地生需求。

蔡若蓮在節目中指出,本港的大學高度國際化和多元化,吸引海外學生來港,在地緣政治環境下,美國限制留學生簽證,令學生留學面臨不穩定情況,加上最近美國對留學生實施簽證限制,為學生到當地留學帶來不穩定因素,家長亦會考慮相關情況,安排子女到其他不同地方升學,當局留意到前往美國留學的本港學生數目有減少。

立法會正審議《專上學院修訂條例》,蔡若蓮說現時規管自資院校課程的條文不一致,希望在課程質素和學校管理等方面加強把關,所有專上院校在同一條文下註冊,目標在現屆立法會完成修例。她指出,修例要求院校開辦課程需要通盤考慮社會人力需求、僱主對課程的意見等,確保學生完成課程能夠回應市場需要和業界期望。

最新文章